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6章 柔佛土著

宋柏归京后,宋玉竹把打算让他去学校任教的事说了说。

这几年宋柏在上京一直只能闲赋在家中,原本想继续开医馆,奈何身份不同,有许多不便的地方,最后只能放弃了。

听闻儿子让自己去教书,宋柏心中有些忐忑,毕竟他没干过这种事。

宋柏道:“我没教过学生,万一教不好,岂不是砸了学府的招牌?”

宋玉竹笑着说:“父亲放心,您能把我教导的这般好,将来一定可以教出许多名医。”

宋柏被儿子逗笑:“你与旁人不同,我只是帮你引上了路,其余都是你自己学的。”儿子五岁开蒙,八岁能背上千个药方,十岁就跟着他一起行医辩证。这样的孩子,一万个也未必能挑出一个来。

江蓉道:“儿子建学府不容易,你既然有这个本事就别藏着了,多费心帮其他学子引引路。”

老辈子讲教出徒弟饿死师傅,大多数郎中都只传给本家人,而且传男不传女,也变相导致许多方子都失传了,这也是宋玉竹建医学院的原因之一,他一定要中医传承下去。

宋柏犹豫再三后点头道:“好吧,为父尽力为之。”

宋桥跟弟弟差不多,来上京的时候原本打算将自己的药坊扩大规模,做成启朝最大的药坊。

结果大儿子入了市舶司,小儿子对做生意没兴趣,一心只想读书,他一个人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开了一间药坊,还挂在管家的名下。

听到侄子打算让他去医学院任院长,激动的好几天没睡好。那可是从四品的官职,比儿子的官位还高呢!

宋玉竹之所以让二伯当院长是有原因的,宋桥此人能言善辩且善于经营,对药材方面也非常精通,学校交给他管理肯定不会倒闭。

这方面宋柏就不行了,当初几家医馆差点倒闭,所以他只适合做个授课的夫子。

大启的医学校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另一边希望号也行驶到第一站——柔佛

*

一轮红日从海平线缓缓升起,把海面照射的波光粼粼。苍蓝的大海上,希望号仿佛一叶扁舟,显得的格外渺小。

甲板上士兵们打着赤膊正在摔跤,这是他们每日消遣时间的必备活动,那几个西洋人也跟着凑热闹,不过他们身上的狐臭味实在太大了,士兵们都不愿意跟他们一起摔跤。

希望号已经在海上航行了四个月,刚上船的时候大伙还挺兴奋的,毕竟没人乘坐过这么大的船出海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