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章 46 四十六章

◎无◎

放假过年, 孩童们最为欢喜。

程子安进了趟府城探望“病中”的崔文,便老老实实呆在家中,准备过年。

这天辛寄年差小厮送了信来, 程子安打开一看, 信是辛寄年亲笔,字写得比拳头还要大, 以示他的气愤。

信中说, 元宵辛家不会再搭灯棚, 辛寄年不能邀请程子安到他家灯棚赏灯,因食言愧对程哥,他感到很是没脸。

不过府城元宵依旧热闹,辛寄年请他到时候一起去玩耍。

程子安收起了信,看来, 赵知府调走成了定数。

在眼下这个关头,府城的世家为了不触他的霉头,收敛着不大肆庆贺。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说不定, 赵知府哪天再复起,秋后找他们算账。

程子安将信给了程箴看, 道:“阿爹, 这事已经定下来了。”

程箴看着辛寄年的字,神色是一言难尽,放下信, 道:“事已至此, 就当什么都未发生, 一切如常就是。”

程子安说是, 见外面天色阴沉, 估计过会又将下雪,他道:“今年的柴禾卖得越来越贵,城里的百姓,估计过得比乡下的百姓还要难。”

住在城里看似体面,能做买卖赚钱,可睁眼就要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所有的东西都要付钱。

有些人家的院子没有水井,甚至连吃的水都须得买。

吃完的五谷轮回,同样每月要出几个大钱,由收夜香的人收集起来,送出城卖给种地的百姓。

乡下种地的百姓,至少砍柴取暖方便些。会过日子的人家,基本不会买米面。种地收下的新粮,拿去换了粗粮陈粮,加上豆子各种野菜填饱肚皮。

富人的日子精彩纷呈,穷人的辛苦千篇一律。

程箴道:“再给你舅舅他们家送些米面柴禾去吧,他们要出去买,总归得花银子,你大表哥定亲成亲要花钱,成亲后还要去青州,你大舅舅多少得拿出一些来。你二舅母在暗中张罗给他定亲,你二舅舅在犯愁他的差使。说是他书读不进去,找到差使之后,才能说门好亲。唉,等到开春,大家都好过些了。”

开春之后就是青黄不接,挖地里的野菜填肚皮,真正能缓解的时候,得到等到夏收之后。

当然,这些的前提,是风调雨顺。

要是遇到天旱洪涝冰雹等灾害,粮食欠收,粮价上涨,城里乡下的百姓日子就愈发艰难了。

程箴出去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