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暑中写剧记

今夏,我放下了别的活儿,专心写话剧。原因是:

(一)全国普遍的闹剧本荒,戏剧界的朋友们见面总是说:写写剧本吧,写写剧本吧!其实,我并不会写剧本。可是,友人们紧劝,我就活了心;诚试看吧。反正写什么都是学习,何必把剧本除外?好,写剧本!

(二)剧本虽难写,可究竟在字数上有人限制,不像长篇小说那么长江大河的费功夫——在万忙之中,是不能不在字数与时间上打一打算盘的。

写什么呢?这可很难办!我理应写工农兵的生活,但是对他们的生活我毫无所知;闭着眼乱写是万不行的。假若我的腿能照以前那样支持我,我就早下了厂,或到农村与部队里去学习,去找材料;对这种事,我是不肯落后的。可是,我的腿疾有增无减,寸步难行,而我又不甘心四肢齐用,去爬。我只好就我所知道的事情去写了,别无良策。

不过,这可也有点好处。我看见友人们往往下厂两三个月,便想写工人问题的剧本或小说。我以为这不够。依我的经验来看,不是我极熟习的人与事,便很难描写得好;三五个月的外形观察,是不够帮助创作的。外形的观察不等于体贴入微,不能体贴入微便不易写得头头是道,而三五个月的功夫是得不到体贴入微的。

我决定写我所熟悉的人与事。

我决定写个以北京曲艺界艺人翻身为内容的剧本,因为我跟某些艺人交过十年以上的朋友,我知道些他们的生活。决定了内容以后,就和朋友商量怎样写。消极的,我们决定:(一)这出戏里尽可能的避免洒狗血。比如:剧中的虐待养女等场面就不在台上动手责打,因为描写内心的痛苦也许比受体罚还更深刻一些。(二)力避喊口号。(三)我虽知道艺人们惯用的行话和黑话,而在台词中并不多利用,以免台下不懂,添加了麻烦。(四)主要的角色不多,以免我掌握不好,反落个大而无当。(五)不多换景,好省些人力财力。(六)我知道从前的艺人们彼此摩擦多半是耍心眼,暗中斗法,而表面上还呼兄唤弟的怪亲热。为了舞台上的效果,我不敢多使他们斗心机,而取直接的行动。

积极的:(一)我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惯用的语言,北京话,期望台上所说的是活的言语,而不是泛泛的台词。(二)在现阶段,北京的艺人们经过学习,的确在思想上与团结上都有了进步,值得佩服;可是在为民族服务这一点上,因为贫、忙、文化低和其他种种困难,他们还没有突飞猛进的表现。因此,我不单要描写他们的进步,也假想出一个不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