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后 记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具有传奇色彩或者说创造了自身传奇性诗人形象的诗人可谓不在少数。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诗坛上,海子其诗其人的出现堪称一种“空前”的“奇迹”。这种“奇迹”在海子之前以及海子之后都可能难以“再现”。即使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新诗的广阔范围来看,海子的诗歌都显得那么奇崛、突兀、与众格格不入,仿佛完全只陶醉于自身的歌唱与梦想中。从总体而言,海子的诗歌闪烁出一种非常本色的天才光芒,带着极为鲜明的个人生命印记,具有一种纯正的恒久的艺术魅力。海子的诗歌完全缺乏通常所谓的时代气息,它与海子本人处身其中的时代几乎毫无关系。然而,在另一种意义上,海子的诗歌却与所有的时代产生了精神上的关联,它具有时空的超越性。海子将全部目光投注于他自己以及人类生命存在本身,进行天才性的抒写、表现与歌唱,从而创造出了为人类心理所需要、极具本真意义的众多优秀抒情性诗篇,为20世纪的中国诗坛增添了一道极其独特的风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珍贵的启示。

海子诗歌及海子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早在海子离世之后不久就为当时的人们所意识到了,人们争相阅读、传诵海子优秀诗篇的动人场景,至今想来依然令人为之感动。随着岁月的流逝与推移,海子诗歌及海子本人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获得了人们更为广泛的认可与肯定,也得到了人们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作为一名风格独特而卓异的诗人,海子的重要价值与重要地位至今已经获得了文学史(诗歌史)的承认,海子的诗歌作品也相应地具备了“经典”的地位,其代表作被频频选入各类大、中学教材。在日益物质化的今天,人们对于海子作品阅读的兴趣与热情依然不减从前,这不能不说主要源于海子诗歌自身的魅力。不过,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我还在北大读研期间,我就已经发现,大众读者对于海子诗歌的阅读大多仍停留在泛泛的审美感受性阶段,而且在阅读过程中遭遇了不少诗意理解上的困惑与障碍,出现了许多“人为”误读的情形与现象。不久前,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先生在一次文学概论课上,给师大学生分析海子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诗歌代表作之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就说起有些中学语文教师对此诗的严重误读达到了让他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后,他对海子的这首诗歌代表作做了非常到位的分析,帮助学生们深入的理解了此诗的丰富意蕴。

鉴于此,把海子精短、优秀的抒情性诗歌作品汇集起来,编写一本作品解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