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章 防秋

项互为奥援,实际结为一体,为北部大患,所以应当各个击破。从哪里开始呢?兵法有云,似远实近,徐平在秦州貌似远离了跟党项交战的主战场,实际上正处在党项最薄弱的腹部,看起来远,实际上却是最有利于向党项进攻的地方。应当向北经略兰、会二州,击党项的弱点。

徐平看完,笑着把书信放下。欧阳修虽然是书生之论,但最后的战略分析其实是正确的,似远实近确实是大多数人忽略了的一个问题。

鄜延、环庆两路之所以成为了宋和党项交战的主战场,是因为那两个地方利于党项进攻,宋是主守的一方。但是如果换过来,宋要进攻党项的话,那里并不合适。宋即使翻过了横山,依然面对的是补给困难,前方多是大漠,远离党项的中心区。而泾原和秦凤两路则完全不同,一旦控制了兰州和会州,因为有黄河,就直接面对党项的腹心之地。

更重要的是,鄜延、环庆两路的蕃部,主体是党项羌,与元昊同族,争取他们相当不容易。而泾原和秦凤两路则以吐蕃和蕃化的汉人为主,他们心向朝廷,只要策略得当,能够事半功倍,比较容易地争取过来。都是化外,蕃羌和蕃羌还不同。

欧阳修最后御戎的分析,很受徐平欣赏,准备发给属下看一看。

反对徐平的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刚中进士不久,任华州判官的司马光,他主要是反对徐平改动阶级法。司马光认为礼者上下之分,军中有阶级,才能粲然有序,指挥起来如臂使指,部下兵将莫敢不从。司马光是尊荀子的主将,虽然后来尊孟的理学派把他拉进道学,实际上他一直反对孟子。荀子的思想是法家的源头,不管是军中还是社会,严阶级是一脉相承的思想。这种思想历史上在宋后近千年是主流,后果徐平已经看到了,懒得理他。

到了现在,欧阳修和司马光这种地位的官员对自己是什么态度,徐平已经可以不用介意。双方的地位相差太远,不管是官场还是思想,都对徐平造不成任何影响。只有徐平提携或者是打压他们,没有他们反过来影响徐平的道理。可惜现在王安石还没有中进士,不然徐平一定要把他和司马光安排到一个地方为官,让两人从年轻开始就好好斗一斗。

当然实际历史上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确实曾在年轻时一起为官,而且是关系不错的好朋友,后来的争斗,是政治理念分歧渐行渐远的事了,只是徐平并不知道。

正在徐平翻看信件的时候,李璋进来,向徐平叉手行礼:“节帅,机宜司得到消息,最近渭河以北的蕃部有异动,秦州当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