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39后院起火

点人,且多为昔年揭竿而起的黄巾贼,现落草为寇。无论是战力,还是兵器装备均远远落后于袁绍大军。用句通俗的话来形容,就是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山贼,打个游击战还行,真要大规模用兵,根本不可能是袁绍的对手,简直就是飞蛾扑火。

这一点张燕心知肚明,为了不让一手壮大起来的黑山军惨遭覆灭,与公孙瓒一起栽进火坑。他果断选择按兵不动。

公孙瓒明白,事到如今指望别人是不行了,只能依靠自己。随即将布置广阳防线的经验搬到易京这里来。他先以易河为圆点,在易河畔挖了十多重战壕,战壕内人工堆筑土丘,在这五六丈高的土丘上以圆木等物再筑筑造营垒。营垒内设交楼、藏兵洞等项,既可实现弓弩火力交叉射击,又有长枪兵、盾兵从旁护卫,易守难攻。

与此同时,公孙瓒还给易京大门包上了铁皮,并在城中央薛起一片土地,在外围以木桩为基盖起了圩子墙。圩子墙也就是平素里士族豪门家宅或者坞堡外围用以抵御匪寇入侵的高大外墙。只不过公孙瓒该的圩子墙要比寻常士族家的高一节大一号,仅比城墙矮一份小一点。易京中心圩子墙高十余丈,厚越三丈许,可容三人并行而过,两人排列行布防。

公孙瓒领家人居住于圩子墙中心,其余人等一概不得入住。

俗话说水滴可以穿石……公孙瓒一手打造的坚固防线虽说比岩石还要坚固,但是别忘了,袁绍南北两支,总数高达9万余人的兵马也不是柔软的水滴,而是尖锐的铁凿。

在遭受袁绍耗时一年有余的猛烈凿击过后,易京防线从最初的些许裂纹,逐渐发展成了裂纹满布。又从裂纹满布,发展成寸寸龟裂。

最终随着一声轰天巨响,防线碎裂开来,土崩瓦解。

易京外围战壕先后失手,气势高昂的袁军遂既向易京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数万人浩浩荡荡杀向易京四方城门,很快便将云梯送上了易京城墙。

驻守易京的幽州兵被袁军困在城里一年多,加之城中粮草告罄,士气可谓跌到谷底。同兵士数日来只能喝些稀粥类流食,浑身上下没有力气。面对气势如虹的袁军,短兵相接的战事刚刚开始,他们的内心便被恐惧笼罩了。

战事遂既呈现出一边倒态势。城下袁军弓弩手不惜余力的抛洒着手中的弓矢,射的城头幽州兵抬不起头来。

城下袁军趁势蹬墙,每座云梯之下都聚拢着数百袁兵。再加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蒋义渠……一应猛将亲自上阵,幽州军哪里抵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