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21七擒孟获(七)

生的宿敌。

“如何才能让侵略和土著者和睦相处呢?他们矛盾的根本在于哪里呢?”

栾奕瞬间想到了土地。作为农耕文明的基础财富,无论民族如何信仰如何,土地是人们最为珍视的财产。而作为土地的拥有者——土著居民之所以与侵略者针锋相对,就是因为惧怕侵略者掠夺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由此可见,土地是侵略者和原著居民迸发矛盾的最根本的诱因,只要解决这一问题,帝国的侵略便可以变成正义的,从而获得原住民的善意甚至好感。

想通这些,栾奕立刻想到既能轻松攻占倭国,又能赢得倭人好感的方法。众所周知,无论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土地的所有权都是归在贵族或有钱人名下的。换句后世一句流行语,便是这世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汇集在百分之二十的富人手中。而余下的百分之八十平民……只不过是租赁他人土地耕种的佃户,或者连租赁权都没有,只是替别人打工赚钱的长工。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在上层阶级的不断压榨下,他们连饭都吃不起,一辈子攒下的收入也买不起一亩地,可谓永无出头之日。

过去的大汉就处于这种情形之中,直到圣元元年开始随着中产阶级不断增多得到有效缓解。栾奕有理由相信,正处于奴隶社会的倭国同样存在资本分配不公的问题。其中,作为人口比例占绝大多数的平民和贫民是他赢得倭人整个族群信赖、敬仰和臣服之心的核心,是他住要拉拢的对象。而作为倭国财富和政权的拥有者,倭国的贵族、富人则是他主要对抗的对象。

有了这番思考,对倭国一战的整体策略就变得明了起来——拉拢穷人、铲除富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行动方针,历史上有着充足的经验和案例——打土豪、分田地,栾奕要救助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将倭国的贫富对立起来。如此,既赢得贫民们的好感,又瓦解倭国的政治、军事体系,可谓一举两得。

随后,栾奕召集群臣,将他的想法进行了阐释,在群思群力之下,又深化了一番细节,将思路彻底落实在了之上,成为真正的策略,交付北海舰队。

与此同时,囤积在鱼台的军粮和青州军械局的军械也相继登船离岸,沿着运河一路送至东莱船坞。在这里,出任本次渡海大战主帅的卫将军孙策正做着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在他旗下,周瑜出任军师祭酒,杨修任随军主簿,北海舰队太史慈和新任青州军都督张辽为副,携颜良、文丑、周泰、吕蒙、甘宁上将二十余员。两万北海舰队官兵及帝国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