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7章

能把过稿《数学学报》说的如此风轻云淡, 在三十岁以下青年学者里,可能还是头一遭。

换句话说, 能在三十岁以下过稿《数学学报》, 在华国青年学者里, 恐怕也是头一遭。

如果自信一点, 可以去掉恐怕。

数学界有四大天神期刊,分别为《数学学报》、《数学年刊》、《数学新进展》和《美国数学会杂志》。

自从建国以来,华国学者在上面发表过的论文统共不超过30篇, 而完全自主发表的, 也只有10篇左右。

乔御早出生二十年,甚至能靠这篇论文, 拥有评选中科院院士的资格。

要是李初杰在这里,恐怕已经一阵怪叫。

不过, 宋天宇作为彻头彻尾的“圈外人”, 对此只是长长地“噢”了一声!

宋天宇:“恭喜你,听起来好厉害。”

乔御:“不算什么大事,倒贴的版面费还挺贵的……咦,编辑说版面费审稿的希尔顿先生已经帮我交了?”

希尔顿斟酌许久后, 终于审稿结束。

为此,他甚至接近半个月没洗澡。天天蓬头垢面,咖啡续命。

但是希尔顿依然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在最后写出了评语:跨世纪的发现,从此数学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被摘下了。

最让他震惊的是,希尔顿教授从丹尼尔了解到, 投稿人竟然是一名华国的大学生。

第一篇论文是他写的,第二篇论文,则是他故去的外公写的。

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都是乔御。

希尔顿对华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他受邀去燕京参加学术讨论会,一个国家的首都,道路两边竟然还有黝黑的农民在耕作。

虽然近些年,听说华国发展的不错。但希尔顿依然担心,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的乔御没钱支付每页1.5美金的费用。

虽然这两篇论文加起来,也就130.5美金,相较一些动辄5000刀版面费的期刊,已经相当良心。

一般来说,学术环境越差的期刊,收取的费用也就越多,也更欢迎其他国家的学者来注水。

毕竟本土有名气的教授看不上,而国外却有大把大把的人有钱想上。

可能这就是梦想的价格吧。

毕竟一位学者,若没有论文傍身,在学术圈内几乎寸步难行。

乔御默默记住了希尔顿教授的这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