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修普诺斯 hyn

<blockquote>

1922年3月,洛夫克拉夫特完成了《修普诺斯》的撰写,并于同年4月首赴纽约拜访塞缪尔&middot;洛夫曼&mdash;&mdash;这位命中注定的外乡友人。为此,洛夫克拉夫特将本篇小说献于他。《修普诺斯》是一则结合了超自然现实主义和邓萨尼宇宙主义(宇宙主义是洛夫克拉夫特创造并在作品中使用的文学性哲学词汇,认为在宇宙之中没有可辨认的神的存在,人类在巨大的星际空间中是微不足道的)的神话小说,主题思想在《翻越睡梦之墙》中可见一斑&mdash;&mdash;睡梦为世俗世界之人打开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门。1923年5月,《修普诺斯》在《全国业余作家刊物》中首次与世人见面。</blockquote>

<img src="/uploads/allimg/200517/1-20051F152555P.jpg" />

<font size="2">图为1924年(5月至7月)《诡丽幻谭》中的插画。</font>

<blockquote>

&ldquo;每夜之梦一如诡秘的冒险之旅,因人尚不知其中危险,故而有此滔天胆识夜夜勇闯梦境。&rdquo;</blockquote>

&mdash;&mdash;波德莱尔《火箭》

狡猾之世人能制醒神之药,意志之力也能唤人清明,此皆我所不欲,就让我永驻这梦之谷吧!若真有仁慈的诸神,我祈求他们替我守护梦中时光。死神是慈悲的,在他的手中,人们不必彷徨归途;黑夜深庭是他的归处,他面目苍白却通晓世事,但人们也因他而无法安眠。我竟一头扎进禁忌之河,踏足彼岸秘林,如此狂热,却又无比愚蠢。死神到底是弄臣还是神明?这个秘密本不应为人所知。死神&mdash;&mdash;我唯一的朋友&mdash;&mdash;在前方引导着我,却被恐惧湮没,或许我终将继承这份恐惧。

回想相遇那日,他在火车站里昏迷不醒、浑身抽搐、身体僵直,穿着一身黑衣,四周站满了围观群众。看他脸上皱纹深刻,两颊苍白凹陷,头发浓密卷曲夹杂着根根银丝,乌黑一片的短髯也泛着点点银星,我断定他四十岁不到,虽说如此,他那张鹅蛋脸依旧颇为俊俏。他的额头光洁得像潘特里斯山上的大理石,高耸饱满一如神明模样。这让身为雕塑家的我热血沸腾,这个男人简直就是一尊从神殿废墟中挖掘出来的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