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19 章 称帝之路

他身后的护卫们笑着说:“主家这在豫州引起的关注,比庐江还多啊。”

老管家一语道破真谛:“谁让豫州富庶,有闲情的人更多。”饿着肚子的时候,就算是仙女经过,也没人看啊,都一动不动躺着保持体力,想多活一会儿。

逛街的周瑜心情十分愉悦,他今年才十五岁,正是好奇心重的时候。

“难怪父亲肯让我远行,豫州——尤其是颍川郡真的好平和。”庐江

舒县已经算是乱世平静的地方了,但城外已经流寇、匪徒和流民不断。但自从他们进入豫州后,只在豫州的边境看到许多前往投奔的难民,深入到境内,尤其是颍川郡之后,城外几乎看不到流民的影子,只见百姓热火朝天地在修筑沟渠、道路和房屋。

他们家每期报纸都看,自然知道这是在以工代赈,安顿流离失所、吃不起饭的百姓。在洛阳战乱结束后,曾经当过太尉的周瑜祖父和父亲,就给他收拾行李,带上回礼,把他给安排上了。

但周瑜自己在路上改了主意,一心想着考试一鸣惊人,而不是先持着求贤书去见燕绥。

其实,一开始周家家长在周瑜收到礼物后,是觉得燕绥乃是别有用心,想借着请周瑜的名头,让周氏家族曾经担任官员的几人出山。

但在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家仆回来之后,他们惊讶地发现,豫州使君居然真的在任命年少聪慧的少年们,比如诸葛玄家的诸葛亮,法衍家的法正,还有发明了报纸上提到发明了龙骨水车、惠及百姓无数的马钧。他们不但在州府衙做事,官职和实权还不低。

看报纸上写,少年人是大汉的未来,是要精心培育和呵护的花朵,豫州还为此在阳城开设了学堂,专门招收有学习意愿的孩童和少年。甚至专门设置了“先进班”,其夫子有名满天下的蔡邕、颍川荀氏的荀彧。

周家一看这个,不由心动了。

在和往来的几家熟悉行商,确认了信息无误后,他们就决定给儿女们打包行李,前往阳城。

没错,女儿也不能落下,那边可是有才女蔡文姬专门教授女娃。蔡文姬的文章,他们都在报纸上看过了,即使是周家夫子都自愧不如。

周瑜自己也很想知道能有音乐盒里面倾泻而出的绝妙音乐是谁创造。他唯一舍不得的,就是自己新交的朋友孙策了。

孙策父亲去世不久,他觉得自己有义务陪伴在好友身侧,帮助他读过这一艰难时期。

但孙策听周瑜的妹妹说漏嘴他们要去豫州之后,反而豁达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