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权柄是什么时候和弥罗宝卷相合的?”
听到弥罗的问话,文宣真君有些无奈道:“就是那太极印记转动,阴阳二气变化的时候,我曾经试图阻拦,但无能为力。”
“您也无法阻拦?”
弥罗再次露出惊讶的神情,眼前的文宣真君化身虽然不是本尊,但降下了的力量远胜于弥罗,已经涉及炼虚合道,或者说真神的程度,他竟然连阻拦都做不到,那太极印记……
弥罗回头看向还未完全散去的三道清气。
其中宝珠和剑器的概念他通过记忆中相关记载和猜测大概能够弄清楚,宝珠清气应该是玉清元始一系,对应开辟和原初之理,剑器则是上清灵宝一系,对应演化、变革、截取和终末一类的概念,而太极印记则是两仪、阴阳、平衡、教化和灵性一类的概念。
但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那么单纯,其位格应该要更高一些。
看出弥罗疑惑的文宣真君解释道:“这太极印记内蕴含的道理非同小可,在其彻底展露之前,我也没有看出,其核心概念并非教化、知识、智慧、文字一类,而是针对智慧的启迪,对灵性的点化,对于知识的传播,同时又不主宰、不约束、不修改,于有限之中,演绎无限的变化。于万物而言,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非要给一个称呼的话,是玄玄之德,玄德之德,为道德。”
“众生灵性集合?”
弥罗低声说出一个形容。
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源自于《道德经》一文:“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简单理解就是,“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万物成长、发展,使万物成熟、结果,对万物爱养、保护。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养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这便是最深远的“德”。
这种影响,与其说是教化,在弥罗看来,反而是众生灵性的集合体。
这么想来,诸多典籍之中记载着的一切众生灵性都是源自于道德似乎也说得通。
毕竟在道德天尊的传说之中,就有他为人教教主的说法。
若后天一切有情众生的灵性都源自于他,他自然称得上是人教教主,毕竟一切教化都是源自于灵性,针对于灵性,同样作为一切灵性集合体的主人,称呼其全知全能似乎也没有问题,这么计算下来,整理在其影响下直接化开更显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