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8章

……于是她要么好声好气地解释,要么也扯着嗓子骂回去,要么骂骂咧咧地给他们重新发实物粮饷。

功曹还在一个个地登记,士兵排起来的长队一眼望不到头。

她偶尔过来溜达一圈看看,拿钱粮的人有,拿竹简的人更多。

兵卒拿到竹简之后,很是珍重地吹一吹上面已经干涸的墨迹,再揣回怀里,嘻嘻哈哈地回到自己同袍身边去。

“他们到底还是信我的。”她感慨了一句。

“将军是放眼天下未闻一败的名将,”司马懿笑道,“但除此外,将军一诺千金的名望才是士卒们真心敬服的关键啊。”

在陆悬鱼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高效率做法。

但在冀州人眼中,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暗示与夸耀。

陆廉的士兵相信自己的阵营会不断取得胜利,更相信后方始终稳如磐石,因此才会进一步愿意领取这些竹简,而不是实际的粮食、布匹、银钱在身上。

他们也愿意听从将军的吩咐,不去大肆劫掠那些沿途郡县,而是一心一意等着犒赏。

这可以说是陆廉治军甚严,但更可以理解为陆廉的胜绩和胜绩带来的战利品已经抹平了与劫掠所得的差距。

他们的士气与那些家人随时可能被劫掠屠戮,于是自己也走到哪里就劫掠屠戮到哪里的军队绝不能同日而语。

……当然,这是持家好男人的做法。想在军中一点钱不花,其实挺不容易的。

因为三岁稚童也知道打架很费衣服,而他们则是在打架这行一路走到黑的职业,衣物的消耗速度几乎称得上惊人。

会自食其力,缝缝补补,在每一场战争间歇踅摸些破布条回来保证自己能持续而长久地穿公家制服的,在士兵当中已经不能用“好男人”形容,差不多就是绝世好男人了。

剩下那些普通男人大多做不到在一场生死大战中活下来后,不找个地方躺平或是搜刮些战利品,而是一件件去剥死人衣服——这活一般都丢给民夫干了——所以他们经常会在衣物问题上发愁。

……然后各有各的路子。

有的人手脚散漫,会寻民夫营中的妇人来替自己缝补;有的人嘴甜,会求同伍同什擅缝补的同袍替自己做活;还有的嘴也不甜,钱也不舍得花,于是舍出最后一招:千里传书,往家写信。

原本写信是要成本的。

正常情况下来说,排除那些文吏与军官,整营的兵卒里不见得能找出十个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