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七十一章 陈敬云的建国野望

相当强悍的火力。

通安巡逻舰的各种优势,尤其是便宜好用,适应性广这几个特征,让大楚帝国海军持续建造了一百五十多艘,并广泛派往到全球海域。

在美洲,印度,西亚,非洲,欧洲各地海域,在地中海,波罗的海,黑海等都能看不见……不仅仅如此,就连里海这种内湖,大楚帝国海军都通过拆解组装的方式,硬生生用火车运输晕过去了一批零部件,然后就地组装了三艘通安级巡逻舰出来。

庞大的数量,频繁的执行任务,让该级舰也成为了土着们最经常接触到的大楚帝国海军海上战舰……嗯,除了内河炮艇之外,大部分土着能够看见的楚国战舰,其实也就是这款通安级近海巡逻舰了。

至于更高级别,一千多吨的护卫舰,说实话,哪怕是沿海港口里的土着们一般很难能看见,因为大楚帝国里的护卫舰,乃是典型的远洋战舰,普遍吃水很深,而且使用成本也比较高。

没有执行相应作战任务的时候,也不会瞎跑到土着人面前晃悠。

一千大几的吨位,又是典型的远洋战舰设计,护卫舰可不会随便进入内河,甚至连靠近海岸线都不会轻易的靠近。

而更大的巡洋舰以及战列舰就更不用说了。

如此也导致了,土着们日常能接触到的楚军战舰,一般都是浅水炮舰以及近海巡逻舰,其中的通安级巡逻舰则是沿海土着们所接触最多的。

只不过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一系列十年前看起来还比较昂贵的新技术,其成本持续下降,比如高性能钢板,三胀式蒸汽机,高倍径的舰炮等等。

所以通安级巡逻舰在持续改进了五个批次之后,大楚帝国海军在通安级巡逻舰的基础上,设计出来了大楚帝国里的第一种全钢铁建造的近海巡逻舰\b。

这也正是意味着,大楚帝国海军的新建造战舰里,全面舍弃了已经使用了二十多年的铁肋木壳船型,进入了全面钢铁战舰时代。

\b通安级巡逻舰,也成为最后一款铁肋木壳战舰。

实际上大楚帝国海军还是挺舍不得铁肋木壳船的,认为这玩意足够便宜,技术也非常成熟,甚至在海外出现什么问题,比如船体破裂的话,直接就地取材弄个木板都能简单修补。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造船用钢材的价格也大幅度下降,而钢板的防护能力,比木材可强多了……哪怕近海巡逻舰在定位上,和护卫舰都是属于无防护战舰,但是这个无防护只是说不配属大厚度的装甲带,并不是说一点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