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6章 打猎变成赶山

四匹战马可是一次给的,而药酒则是源源不断的给。

每一次送药酒,那就是一份情谊,这是长久的情分。

所以,这是周叔在说笑之间,送给他的一份礼物。

如果,刘红军想要干点什么,这就是三份很大的助力。

周叔他们今年五十刚出头,都是正处级干部,未来还能工作十来年。

虽然刘红军不想去经商啥的,但是这份人情也照样需要。

他不需要经商,不代表榆树屯不经商,要知道,榆树屯养猪合作社,养鸡合作社,他都是最大的个人股东。

是除了村委占股之外,最大的股东。

再一个,周叔、鹿书记、赵主任他们的子女,能是一般人?

虽然不想承认,可是,阶级是一直都存在的,即便上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后,阶级就已经存在了。

这个阶级,可不是你有多少钱,除非你的钱,多到一定程度。

这个程度,不是千万级就能达到阶级跃迁的。

后世,网络上不就已经公开的说,读书是普通人实现阶级跃迁的最佳途径。

阶级指的是社会地位,指的是权势。

你不得不承认,周叔他们的子女,阶级上,肯定要比刘红军他们的阶级高。

至于刘红波一个普通猎人的儿子,能够娶到周叔的女儿。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后世那句话,读书是普通老百姓实现阶级跃迁的最佳途径。

刘红波是正儿八经的高中生,在这个年代,属于高学历了。

七十年代的时候,高中生毕业,是可以参加工作分配的。

如果,刘红波不是高中毕业生,就算是大嫂周凤霞愿意,周叔这边也不能同意。

因为刘红波是高中毕业生,加上人长得也很帅气,一米七八的大高个,这样的女婿,周叔自然想要。

当然了,这个年代,大家对阶级的概念,还仅限于成分,你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还是干部子弟。

越是当干部的,对知识越是尊重。

七八十年代,很多领导,大领导的的女儿,嫁给了穷人家的孩子,当然了,这些穷人家的孩子,都是读书好的。

扯远了。

吃完午饭之后,刘红军等一行人,继续上路。

这一次,周叔他们不再要求下来走路了,乖乖的坐上了马车。

坐着马车,速度快了很多,不到一个小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