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 子午钉

仿佛过了一个世纪,小衙内感觉自己的右手都要抽筋了,才收好子午钉。他轻轻把死透的鞑子暗哨,拖回隐蔽背光处,然后小心翼翼的用杂草、干净白雪盖住鲜血。

他后悔了,刚才用力过猛,捅刺太多下,导致敌人流血太多了。这是自己经验不足和心理素质差的问题。

“大扁头,你还有没有酒了,给我匀一口,热热身子。”有人踩着嘎吱作响的雪地走过来了。

听脚步声应该是一个人,小衙内双手迅速从大腿两侧,取出两个短支的,既可以肉搏厮杀,也可以抛投杀敌的传统冷兵器“卜字戟”。

对方应该也是鞑子哨兵,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绕过离尤衙内最近的土梁拐角。

这个有点歪曲拐弯的黄土崖,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不是现代居民区式的豆腐块。小衙内不敢动,因为一挪脚就会发出响声。

当鞑子哨兵刚转过坡角,双方面对面的瞬间,小衙内手中的两把短支卜字戟,如同飞镖一般先后掷出。

不管打中没有,他箭步上前,冲过两人约三米的间距,一个“抱腿肩顶”让对方摔倒,再骑压上去。

小衙内用左手掌根,使劲抵住对方的下巴,五指控制住鞑子脸部的摇晃,千万不能让他张嘴喊叫。右手大拇指死命按压他喉结下方的凹陷处,即“天突穴”。

这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锁喉断气法,利用按压图钉的原理,集中力量,提高单位面积的压强,杀敌效率更高。即使敌人拼命摇晃脑袋,这个靠近胸口的穴位也不受影响,方便己方持续发力。

他的双腿和屁股,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夹压住鞑子的腹部和肋骨,不经意间盖住敌人的腰刀。

因为战时紧张,一把卜字戟钉在对方左眼,另一把钉在右肩膀的羊皮袄上,还没有扎透。这成绩比平时训练差远了。

鞑子已经反应过来,疯狂扭曲身体,想挣扎起来,还用两只手拼命抓挠。只可惜小衙内身高臂长,鞑子够不到他的脸和脖颈,只是把肩膀上的卜字戟晃掉了。

八名离这不远的家丁,都被这一突发事件惊吓住了,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和动作,张大嘴巴看着事态发展。因为尤少爷说过,为了集体和隐蔽,不到暴露的最后关头,不允许其他人帮忙。

寒冷让小衙内逐步冷静下来,身体和手臂继续用力。幸亏这个鞑子也是战场新手,竟然没有想起来,拔掉卜字戟反击。也幸亏自己无意中压到他的腰刀刀柄,否则后果难以预测。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