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章 大明重装突骑七

不同于上一次,前后战马4~8米的间隔,尤七八这回要求所有人,尽可能缩短间距,几乎将前后的马尾马头连在一起。因为战前小衙内就告诫他:不抛弃、不放弃,一定要保护好末尾的几位重甲骑兵战友。

此时,包括小衙内在内的十名勇士,被右侧的鞑子层层包裹,仿佛是在巨浪中艰难行进的独木舟,随时都有可能被波涛汹涌的海浪打翻。

正在全力砸击右前方鞑子的小衙内,突然感觉自己脖子被勒紧,不能呼吸喘气,身体同时向后仰倒。

原来有个鞑子在后面,手握长达四五米的套马杆,用前端的绳扣,套住他的脖颈,并迅速回拉。

小衙内双腿夹紧马腹,马上转身,用右手抓牢套马杆往回用力,先稳住自己的身体。左手单臂把铁连枷,朝这个鞑子扔过去。

趁对方低头躲闪避让的瞬间,他左右手合力握持住套马杆,想将其从对方手中抢夺过来。

在与鞑子的反复拉扯时,小衙内突然借力前推,用套马杆的另一头,疯狂捅刺对方的面门和前胸,直到把他击落马下。

套马杆毕竟不是长矛,捅不穿鞑子的精良铠甲。小衙内脖子上还套有绳扣,不方便滑把刺击。

他就用套马杆,不断拍击自己右手方向,所有经过的战马头颈或者屁股。目的是驱赶、惊吓它们,进而破坏敌人可能的战术动作。

“咚”一声闷响,他感觉胸背气血翻涌,几乎岔气不能呼吸。向后方转头回看时,才发现由于自己闷头击杀右侧敌人。十人重装突骑小队,不知不觉间,跟着他,偏离无定河河边东侧约七八米。

左后方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一个鞑子,应该先朝他抛投铁骨朵,砸中后背,现在正手持弯刀,气势汹汹的拍马冲来。

小衙内迅速向左翻转身体,并侧伏到马背左面。双手握持的套马杆,从前至后,划出一道圆弧。

杆子的另一头,如同毒蛇钻洞一般,被小衙内双手合力击刺,准确戳进鞑子因为高举弯刀,而暴露出来的腋窝。

腋窝下面,是传统武术公认的要害穴位——极泉穴,也是美军格斗教材《一招制敌》中,专门图文介绍,重点打击的人体薄弱部位。

小衙内的这一招,是效仿现代剑圣于承惠老爷子,在电影中,演示的传武经典技术“回马枪”。明代兵书《武备志》中,对回马枪的正式命名是“白猿拖刀”。

借助回马枪向后刺击,还有战马向前冲锋的反作用力,脸部极度扭曲变形的鞑子,像风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