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8章 郧阳经验

原定边副总兵张发、原孤山副总兵王永祚,三位老将过去开矿,同时开展农牧业生产。

冶炼出来的优质铜料,不仅在大明可以作为货币使用,还是燧发枪“引火药池”、强弩弩机的最佳原材料。开采出来的铁和金银,更不会浪费。

最重要的是,大明人背驴驮的原始开采手段,能安置大量的贫苦流民就业。还能开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果树林、经济林等,自力更生的生产生活。

日寇侵华期间,就发现此地有金属矿。只是寿王坟铜矿地处深山区,还是三岔口原始森林地带,又是抗日游击队的根据地,小鬼子才被迫放弃。

明朝时期的寿王坟地区,更是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现在正好便宜给了小衙内。

另外在明朝中期,湖北郧阳山区,就聚集不纳税、不服徭役的流民达150万以上。郧阳山区,逐步吸引很多商人来开矿伐木,兴办作坊,从事商品生产,成为各省流民的一方乐土。

处在明末乱世的小衙内,完全可以照抄“郧阳经验”。只要保持低调,管理好治安,协调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这里就是自己的福地洞天。

如果有哪个官员多管闲事乱插手,“黑手套”米脂马匪钻天鹞子,会问候他的全家。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陕北米脂县。大地主艾万谷成立“杨鹤渠施工队”,自任“包工头”兼“技术总监”。

多才多艺的鲁家五兄弟,就是他的五虎上将。曾经是光棍汉的鲁老四和鲁老五,现在已经不止一个老婆了。

陕北很多有钱,但没技术、没人才,子孙是败家子的地主豪绅,计算过成本,与其自己瞎琢磨瞎干,还不如外包给艾万谷划算。

人家不光把地下水渠、暗渠、泉眼、深井、地下径流巧妙的连接在一起。还利用地势,在山崖石壁下面,挖掘出一个个集蓄水、净水、保水于一身的中小型蓄水池。

暴雨产生的山洪,几乎都能汇聚在里面,避免白白流走浪费。冬季的大雪和冰块,也能组织佃农、雇农,就近堆积储存进去,保留到第二年使用。

小衙内清楚记得,在改革开放之前,除了“红旗渠”这样轰动全国,农民和地方政府,自发筹建的水利工程。

北方农村还有大量因地制宜、巧夺天工、价格低廉的土水利、小水利工程。最起码能满足本地人的生产、生活需要。

米脂县艾、姜、唐、周等黑心大地主,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只有他们才能把一盘散沙的农民,组织和带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