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章 阵而后战

是茂密的野树林,里面有大量的灌木和石块,应该埋伏不了多少明军,更不可能有骑兵。

正前方的树林和河道之间,有约二十多米宽的杂草丛,呈缓坡倾斜到河边沙滩。

二十个手持长牌的明军严阵以待,背后是大约六十多个鸟铳兵。

最可恶的是,托布齐等二十人的光屁股尸体,还有一些被砍下的树干,就堵在明军阵地前,五米左右的位置。

喀木格身边的副手卓克托提醒他:“姐夫,咱们无论如何都要冲一下。”

“试探完这股明军虚实就跑,不然没办法给贝勒爷交待,这里可是返回辽东的必经之路。”

谁都不是瞎子,看着不远处骑着战马,随时准备开溜的贱奴,沙洲上的辽东籍歌妓,按照小情郎的要求,开始提心吊胆的骂阵。

大明从来都不缺人才。

也许是想到九死一生的逃难经历;也许是勾起对死难亲人的怀念;也许是有预先伏兵,才有恃无恐;也许是徐静茹,不,是小情郎给的勇气。

三十多岁,就阅尽人间沧桑的姐姐们,越骂越起劲。

从贱奴祖宗到子孙;从生殖器到两性;从金钱鼠尾辫到浑身恶臭;从辽东方言到女真语言,各种恶毒和下下流的词汇、语句层出不穷,比《金瓶梅》还精彩十倍。

河谷本来就不宽阔,长期练习的花腔女高音,在强大肺活量的支持下,传播十里都没问题。

本来就粗鄙不堪的明军将士,第一回领教到如此超高水平的女子骂战,仿佛受到观音菩萨点化一般,各个醍醐灌顶、精神大振。

“你带着四人,看好三十匹备用马。”

“其余人检查装备,排成绳子一样的竖列,在明军阵前射一波箭,就调转马头转圈回撤。”

原本还在犹豫观望的贱奴,忍无可忍了。

与他们几百年前的金国老祖宗一样,喀木格在距离明军约两百米时,开始纵马提速。

冷兵器时代的骑兵技战术,发展到成吉思汗年代,基本就定型饱和了,贱奴也不过是邯郸学步。

还有一百五十米左右,挨着山脚树林边缘冲锋的贱奴,逐步把马速提到最高。

明军第一旗手放下手中红旗,十六个燕尾长牌的“V”字形缺口上,排在1、3、5、7等,奇数位置的大追风枪迎头痛击,想回环射箭的敌人。

打空弹丸后,他们立刻回撤,马上有正版的“震叠铳”填补空位。

第二旗手放下手中绿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