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自卑情结是幸福的最大敌人

”,那就成了大问题。

最详细地论证了自卑这种情绪的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他发现了一个自卑情结。

阿德勒是一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于1870年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商人家庭,排行老二。家境富裕,家人都很喜欢音乐,按说这是一个丰衣足食的幸福环境,可是,童年的阿德勒一点儿也不快乐。为什么呢?原因来自他的亲哥哥。两人虽是一母所生,但哥哥高大健壮,活蹦乱跳,人见人爱,阿德勒却自小体弱多病,还是个驼背。他五岁那年,又生了一场大病,更让他身材矮小、面容丑陋。好在阿德勒很聪明,后来他考入大学,毕业后当了医生。由于自身的残疾,1907年,他发表了有关由身体缺陷引发自卑的论文,从此声名大噪。他不赞成弗洛伊德的性决定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他的主要观点是:追求卓越是人类动机的核心,而如何追求卓越,则取决于每个人独特的生活风格。追求卓越是一种天生的内驱力,使人力图成为一个没有缺陷的人、一个完善的人。人总是有缺陷的,由于身体或其他原因引发的自卑,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得精神病,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弥补自己的缺点。

比如说,古代希腊的代蒙斯赛因斯(德摩斯梯尼),小时候患有口吃,可他迎难而上,刻苦锻炼,最后成了著名的演说家。美国的罗斯福,患有小儿麻痹症,但他最终成为美国总统。尼采身体羸弱,他就研究权力哲学,成了一代大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