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0章

的标记

但是怎么也不敢相信这就是纯粹的火箭弹

你见过谁家的五六米长、一人环抱粗细?

反正魏司令活了这么多年。

他是没见过。

装备部和农业部的专家们也没见过。

而且。

顾豪可是有火箭弹制造基础的!

甚至还有卫星!

再掏出来一个导弹不足为奇!

顾豪叹了口气。

“我们这是创新产品,你们认不出来也正常。

“之前接到气象局的委托之后。

“我们就发现。

“现在市面上的主流增雨火箭有有很明显的缺点。

“就是因为为体积的不够大,导弹和火箭弹携带的增雨剂有限,效果一般。”

“所以往往都是数枚齐发,每次增雨的成本不小。”

人工降雨不是凭空产生的。

众所周知。

想要下雨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一个是需要有足够的水汽。

另一个则是空气中有足够的凝结核。

也就是灰尘等小型物质。

增雨火箭弹的原理就是。

由携带一定剂量增雨试剂的炮弹发射到云中。

在沿途中火箭弹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对话及。

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这些试剂便是主动播撒的凝结核。

然而由于每一根增雨弹的体积有限。

一般都要数枚齐射。

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平均下来,每次人工降雨都要发射50到100枚火箭弹。

每根普通增雨弹成本更是高达数千元

所以。

每次人工降雨都是在烧钱。

耗费的资金从数十到上百万元不等。

让各地气象部门,尤其是那些经济较为贫困的气象部门心痛不已。

“所以,气象局委托我们制造一种便宜、量大的增雨弹。”

顾豪介绍着背景。

“就是你们眼前这种了。”

“根据我们的理论测算,每颗增雨弹的成本约为一万元,携带的试剂量是普通增

雨弹的50倍!”

“也就是说,一颗下去,就能够抵得上过去数十上百颗增雨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