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时间围城李稻花来的时候也是大兜……
李稻花来的时候也是大兜小兜的,说实话,小看大家对这个角色的愤怒了。
她现在出门都要伪装一下,就是因为有报纸暴露出来,这电影的编剧是她。
哎,写小说扎心就算啦,还
要拍电影扎心,大家的心也是肉长的啊,不是不锈钢的。
还有人呼吁李稻花回去写爽文,不要再写这些啦,大家的心脏受不了啦。
李稻花还真准备回去写爽文来着,其实爽文真的很好写。
写虐文,她写的时候,自己也生气的很,要不是想着,写完之后,可以发动大家的力量来关注这件事,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她也不愿意写虐文。
“你辛苦了。”
反派校长热泪盈眶,李稻花是他这一个月来,见到的第一个,除了家人和街坊四邻以外的人。
也算是少有的新鲜人物。
“不辛苦,为人民服务。”能咋整,自己吹的牛,怎么也要接下来。
他也算是老戏骨了,拍过不少戏,也演过反派,但是都没像这次这样,反应这么大。
家里人还安慰他呢,再怎么说,他这也算是火遍全国。
他才想起来,这电影是要全国免费播放的,不止是城市,农村也要放。
李稻花告诉他,以后就算是热度下去了,也别去什么偏僻的地方,像什么山区、农村之类的地方。
搞不好就容易被人套麻袋,再被发现的时候,就是僵硬的人民。
这真不是夸张,这些地区的人接触信息比较晚,也比较慢,再加上一些人认死理。
而且呢,他们也经历过很多苦难,对这种事情更加感同身受。
反派校长脸色一僵,想起来自己之前看电影的时候被人打,他被打之后,第二天也没敢去医院,就是自己在家里等慢慢恢复。
这也就是打的不严重,如果打的严重,他还不一定要恢复到什么时候呢。
“稻花老师啊,你下次写的时候,收着点,这坏人太坏,也让人害怕。”
李稻花不赞同的看着他:“坏人的坏,我才写出来几分,再说,不写出坏人的坏,万一有人不把坏人当成一回事呢。
更重要的是,这十分的坏人,我写的只有三分,剩下的七分,可全都是靠您的演技啊!下次演坏人,我还找您!一般人还真比不上您。”
反派校长两眼一黑,这反派谁爱当谁当去,他反正下次一定要演好人,让大家知道,他真的不是坏人。
他没想到的是,一年后,好不容易等到热度下去,他能出门正常工作,求着制片厂给他安排了个好人配角。
结果等他去看的时候,电影里,他一出场,身边的人就说这绝对是坏人,哪怕电影里多次强调他是好人,大家也不相信。
在电影里,他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明明白白的老好人,观众说他装模作样,菩萨面孔,蛇蝎心肠。
最后为了救人,搭上自己的命,观众也是直呼不对劲,这坏人绝对是假死脱身。
电影都结束了,还有人等反转呢,这些都什么人啊。
还有观众发表读后感,说他这个角色是电影选角的最大败笔。
本来,经历一年多时间,很多人都要慢慢把他忘了,这一上电影,得,又想起被反派校长支配的恐惧。
说那才是他演技的巅峰,新的电影那演的都什么玩意,说他就不是演好人那块料,演好人也像幕后黑手。
直到他又演了一次反派,大家才说这才对味,他的演技回来了,然后继续憎恨咒骂他。
为了补偿他,李稻花接下来要写的小说名字叫《时间围城》。
对于别人来说,这本小说一种软科幻,主要是写科幻背景下的人文风貌,而对李稻花来说,这是一本纪实文学。
《时间围城》写的就是2019年新冠肆虐的环境下,政府和普通老百姓共同抗击疫情,最终迎来胜利。
开篇就是,起初,02年的那场病毒人们都没有放在心上,直到17年后,2019年,更可怕的病毒出现。
欧阳远在看的时候,嘀咕:“2019年到底有什么啊?怎么一直写2019啊?”
他想起来,《行尸危机》也是写的2019,这个时间有什么特殊之处么?
李稻花笑笑,可惜你不知道,2019-2022年的三年,她的时间真的就像被偷走了一样,那三年,印象最深刻就只剩下,看各地疫情情况,做检测,居家隔离……
越往后看,欧阳远越是觉得这是十足的科幻片,外部的恐怖环境,和人民的团结奋斗形成鲜明对比。
在事情没发生之前,谁也不敢相信,大家居然真的能做到。
欧阳远也觉得,小说里的情况,是最理想的情况,他们公司就这么点人,每天家长里短的,各种事,公司给排个班,都得考虑到各种情况。
极高的传染率和不低的致死率,甚至还有数不清的变种。
“也就是你小说里医疗技术发达,如果放在现在,恐怕人类早就灭绝了吧。”欧阳远感慨。
李稻花笑笑:“那可不一定,面对新的病毒,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至少大家的起点是一样的,我相信大家。”
她是真的相信大家,不管什么时候,国家和人民聚集在一起,总是能爆发出奇迹。
这样的奇迹,能出现第一次,就能出现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国家本身就是个奇迹。”
欧阳远不语,只是一味地看小说,看的时候,还设身处地把自己代入,自己能做什么。
只是2019的话,他都六十多了,好像除了呆在家里不惹事,别的也做不了什么。
“那也很棒啦,也很厉害啦!”
“那确实很厉害了!”反派校长由衷地说。
没人比他更了解这种居家隔离的痛苦,监狱还有放风时间呢,他是一点没有啊。
他也没想到,李稻花说写是真写啊,这都能让她找到角度,找到思路,写出一本贴合度极强的小说。
就醋包饺子,也不过如此吧。
只是这样一部小说,短时间应该是拍摄不了的吧,小说里有很多大场面,这样的大场面可是花费不少啊。
国内现在很少有出彩的科幻片,科幻片本身就比较少,制片厂恐怕也不会去拍。
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冯近,但是通过他,展示了疫情下的种种。
医院里坚持工作到昏倒的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风险坚持运送物资的卡车司机,每天在家里急得团团转也坚持不添乱的隔离人员……
全体戴口罩,严重时期穿防护服,国家补助医疗……
一桩桩,一件件,简直就像是科幻片中人文关怀达到巅峰时期才会出现的情况。
“喂?要科幻小说不要?”
李稻花打电话给伊恩,他之前不是老催着要小说,现成的小说,还是一如既往的科幻片。
“要,当然要,你都多久没写科幻小说了,我还以为你不在乎阿美莉卡的市场了呢。”
其实,李稻花也确实没多高看阿美莉卡市场,毕竟,国内市场足够大,一国硬抗国际市场不吹牛。
阿美莉卡有钱是有钱,可这钱不在普通人手里啊,有钱人,有几个好人愿意给她花钱啊,还不是看在她能挣钱的份上。
“《时间围城》?”看名字,伊恩以为是一部关于时间的科幻小说。
看完,他比欧阳远他们还觉得科幻。
欧阳远他们觉得科幻,是觉得,自己可以做到里面的,但是保不齐会有一些坏分子要破坏,就像小说里出现的,拿了境外势力的钱,恶意散播病毒的人。
这样的人哪怕不多,一个造成的破坏也是很严重的,因为一个人,封锁一座城,也不是不可能。
伊恩觉得科幻,那是觉得,自己肯定不可能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几个菜啊,就喝大了,他是个自由人,凭什么不让他出门。
他分分钟多少钱呢,敢不让他挣钱试试,而且,国家补偿医疗,政府人员以身作则,冲在最前面……
没睡醒呢吧,人家有自己的私人医生,谁管你死活,爱活不活,不惯你臭毛病。
倒是小说里写的一个反派国家,看起来更符合阿美莉卡国情,当然,他是不会说出来的。
毕竟,他们伟大的阿美莉卡可是有免费医疗的,从理论上讲,阿美莉卡才是小说里优秀的国家,其他国家都是反派国家的形象。
代入到优秀国家里,这小说简直不要太爽,提升国家名声和文化软实力的最佳手段啊!
还有一点就是,这小说居然还能跟《行尸危机》联动,都是2019年,这不比什么宣传都要划算!
一部的宣传费用,同时宣传两部小说,完美!
伊恩立刻着手,李稻花的最新小说,《行尸危机》姐妹篇,《时间围城》。
如果说《行尸危机》是主角大杀四方,那《时间围城》就是底层人的挣扎求生,没有主角,却全都是主角。
每个人都能在这部书里找到自己的身影,甚至国家也可以。
第92章 共同获奖李稻花的名字现在就是块……
李稻花的名字现在就是块金字招牌,都不用太多宣传的,国内更是。
《时间围城》刚发布,很多人在感慨怎么能做到的时候,也在感叹,什么样的国家才能做到从上至下团结一致。
因为在《时间围城》里,李稻花并没有写这个国家叫什么,只是用甲国来代替。
其他的国家则是从乙开始,一直往后排,越靠后的国家,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就越差。
这么做有个好处,就是省的打嘴仗。
国内现在还并不是非常优秀,不止是其他国家,国内自己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落后很多,一直在闷头追赶。
不像某些国家,不优秀就算了,还认不清现实,最擅长自欺欺人。
伊恩在拿到译文的时候,也有这个疑问,就是这里面的A国是哪个国家。
甲乙丙丁在作为代词翻译的时候,翻译之后是用ABCD来代表。
在得知没有明确的国家,只是表示,这个国家代表在疫情期间做的最好的国家之后,伊恩说:“A肯定就代表America!”
事实是事实,吹捧是吹捧,作为西方之光,新的灯塔,阿美莉卡的对外形象经营完全是天花板级别。
包括他们国内的老百姓,也实打实的认为,自己国家,就是龙头老大,谁来都不好使。
这个时候还有个能对抗的,等到这个能对抗的没了之后,更狂的没边。
在他们的脑海中,可能他们的国家很乱,政府很烂,但是别的国家肯定还不如他们!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也算是逻辑闭环了,尤其是在信息不发达的时期,更没办法打破这种神逻辑。
“A是翻译,我写的是甲,意思是第一,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你看后面的乙国家什么的,就知道了。”
“第一不就是我们,不还是这个意思?”
李稻花死活不让伊恩把A换成America,伊恩没办法,也只能按照这种方式印刷。
但是很明显,李稻花这么反驳,伊恩照常印刷,也不耽误其他人跟伊恩一个思维。
阿美莉卡的读者看到这部小说之后,都是把自己国家代入。
李稻花的风评在阿美莉卡都开始了反转,之前觉得李稻花这人不好的人,也开始称赞李稻花。
只要你夸我们国家,那我们就认可你,你有资格进入我们的眼了。
但是有一部分原本喜欢李稻花的人,不喜欢李稻花了,认为她变了,失去勇气的李稻花,根本就不配称为勇士。
以前觉得李稻花只会写商业化小说的人,认为李稻花总算是有了进步,不再只会写商业化小说,也会写有深度的小说。
这可是误会李稻花了,她只写商业化小说,那是只在阿美莉卡才这么做,毕竟,商业化严重的国家,商业化小说才更吃香。
作为星云奖获得者,其他国家这次也引进了这本《时间围城》。
说不定,这本就又获次奖呢。
版权费的问题,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越是优秀的小说,越是出名的作者,版权费就越高,因为这样的作者的作品不愁卖。
不止是作品,其他相关衍生品也不愁销售,利润是可观的。
趁着这本书还没获奖的时候,赶快把版权拿到手,免得到时候涨价,竞争对手还多。
伊恩在收到这么多人联系买版权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本可能很快就要获奖了。
在资本主义国家,行业里的老大,通常都是有内部关系和内部消息的,家族和家族之前也是纠纠缠缠。
李稻花这本小说是有原始版本的,就是中文版,其他的版本,可能因为翻译以及各国文化等方面,多多少少会有不对的地方。
但是亚洲,尤其是东亚文化圈的翻译效果,按理说要比西方好很多。
怪就怪在这,大家在翻译的时候,都不是按照李稻花的本意,甲乙丙丁翻译的,都是按照ABCD来翻译的。
A是可以随便改的,比如日文译本,甲国就是J国,呆英译文里,甲国就是B国……
大家是按照,A是阿美莉卡的方式来翻译的。
阿美莉卡的译文是A国,他们是其他的英文字母国,很正常吧。
至于说最差的那个国家,倒是有很多国家十分统一,S国。
至于S国,也不傻,他们当然是直接反过来,更重要的是,他们国家现在的情况不太好,也确实到了需要全体国民众志成城的时候。
买这本小说的版权,也是有一定的任务,希望国民在看完小说之后,能够理解国家现在的处境。
熬过去,皆大欢喜,熬不过去,那大家可能都要完蛋。
总之,大家都觉得,自己国家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危险,自己国家就会像小说里的这样。
就算不是,没关系,这不是有现成的教程,大家就按照这个教程抄呗。
自己算不出来答案,抄答案还能不会?
关于小说里到底写的是哪个国家,在报纸上也是吵的厉害,甚至阿三都站出来,说只有自己这样的大国才能做到。
李稻花就说这是科幻小说,在她看来,现在没有国家能做到小说里的动员力。
她说的真没错,不说别的,就说医疗方面,哪怕是创造这个奇迹的国内,在当下也没办法复刻未来的奇迹。
实在是工业方面现在还很拉胯,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不过李稻花的这部小说,让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国家有了警醒。
《行尸危机》这种科幻片,可能不会出现,《时间围城》是真的有可能出现。
从古到今,也不是没出现过类似的传染病,比如瘟疫、黑死病……
每次出现的时候,也是带走一大波人,国家也是元气大伤。
如果以后再出现新的,类似的传染病,那么他们有没有抗风险能力,能不能在稳住国内的同时,抗住国外,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就在伊恩照常给李稻花做宣传的时候,每年都要兢兢业业的营销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媒体都已经不太爱报道了,就李稻花这个提名年年有,年年公布都不是她。
她的小说确实火,可是火又不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
反正只要诺贝尔文学奖还没公布,那李稻花就是提名,公布了,那就是惜败。
搞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亚洲的逼格一路下跌,跟以前高高在上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提起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个反应不是多权威,多厉害,而是,李稻花陪跑多少多少次了。
就这么宣传的时候,突然,媒体铺天盖地的开始报道李稻花。
有些媒体,那都不是伊恩能联系上的媒体,家大业大的,不愁送钱的人,伊恩的那点预算根本不够。
“啥玩意?诺奖?”
伊恩忙呢,忙的都忘记昨天是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间。
他忙着谈版权费,还忙着公司演员的事,最近又划拉了几个优秀的演员。
营销李稻花的事,他也是熟能生巧,不用太盯着,按照以前的流程就行,合作单位也知道怎么做,行动力不
用他担心,挣钱嘛。
这会儿看报纸,才知道,今年的诺奖有两个获得者,李稻花就是其中之一。
他一直营销的是李稻花的《亿万富翁》,但是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李稻花的优秀作品是今年刚出的《时间围城》。
人文关怀嘛,在加上里面的内容,符合他们的文化需求以及对外宣传,拿奖,更方便他们洗脑。
伊恩都愣了,他跟李稻花两人其实都没想过能获得诺奖。
看看之前获得诺奖的都是什么人,再看看李稻花,两者根本就是两个极端。
李稻花的年龄也太年轻了,怎么也要熬到四十以后,以前的获得者年龄都大。
李稻花这一获奖,直接就把最低年龄砍下来将近一半。
伊恩还以为这是乌龙新闻,类似的乌龙也不是没有,查完之后,发现这居然是真的。
愣了很久,反应过来,第一时间就给李稻花打电话,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都不用伊恩跟她说,李稻花这会儿已经知道了。
国内虽然跟国外的联系不太多,但是这种全世界范围的活动,主流媒体还是一直盯着的。
更别说,李稻花有前科,经常有提名出现,虽然希望不大,那万一呢。
没想到万一真的出现,李稻花真的获奖了,立刻,国内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开始全国通报。
这次不是提名,是实打实的获奖,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获得者,还有谁!
报纸一边安排头版头条,一边打电话给李稻花庆祝。
就那天,李稻花家的电话就没停过,一直都有电话打进来。
大家在打不通的时候,也都是坚持不懈的继续打,反正一定要亲自向李稻花祝贺。
距离李稻花家比较近,还知道李稻花家在哪的编辑,那就直接上门祝贺。
整个胡同都堵车了,堵自行车。
她家的胡同不算窄,两辆小轿车并肩过不成问题,就这样都堵起来了,可见来的人有多少。
第93章 发财了欧阳远回家的时候,差点进……
欧阳远回家的时候,差点进不去家。
“我是欧阳远!”
“我还是欧阳锋呢,你就是柯镇恶也排队去。”
“我是李稻花老公!这是我家!”面对这种情况,欧阳远是有经验的。
不知道他的名字很正常,搬出来是李稻花的老公,那大家立刻就知道了。
“哎呦,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您请,前面的让让!让我姐夫进去!”
这就喊上姐夫了?欧阳远看看这个年轻人,嘴是真贫啊。
好不容易靠着大家开路才进了家门,没想到家里也是一堆人。
她家已经很大了,那也没用,甚至不止是媒体,还有附近的邻里。
放在平时,街坊四邻都不敢来他家,没办法,李稻花的战绩太过优越,没几个能扛得住她一阵输出的。
但是时间长了,街坊四邻也知道,李稻花厉害是厉害,也不是胡乱厉害,好事不少做。
平时在家里也挺低调的,最主要的是,这两年也不经常能见到人。
谁要是出门的时候,见到李稻花,跟她打个招呼,李稻花回了,那都能拿出去吹,说她人还是挺好的,懂礼貌,打招呼都会回呢。
这次来李稻花家,都是拖家带口的,尤其是家里的孩子,那必须要带过来,沾沾灵气,指不定就在学习上开窍了呢。
除了他们,还有来邀请李稻花做演讲的,现在都不是交流会,直接是演讲会。
交流,更倾向于同级别,互相探讨,演讲会那就是主讲人的表演台了。
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她在文学领域的地位那就是水涨船高。
以前她获得的成就,也有其他的老前辈获得过,那她作为新人,当然没有那么权威。
现在,全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洲唯一一个活着的获奖者。
她是全亚洲第四个获得的,前三个都已经去世,最近的那个也去世十五年了。
可以预见的,李稻花接下来不会太清闲,会有更多地方想要邀请她参加各种活动。
有些活动李稻花可以推,不想去,有些活动是不能推的。
“恭喜啊恭喜!”
“同喜同喜”地位不够高,那都挤不到前面来。
这么多人,家里也没这么多杯子什么的,只能洗葡萄招待。
大家也都很自觉,要么推辞说不吃,要么就象征性的拿一颗。
倒不是怕把李稻花家给吃穷了,就李稻花现在挣钱的速度,以及以后的挣钱速度,可吃不穷。
主要是洗葡萄的人是李稻花父母,万一再累到二老,那他们这来祝贺算是祝到头了。
其实,这么多人,谁想跟李稻花多说两句基本不可能,大家现在就盼望着,其他人能自觉,打个招呼就麻溜走人,给他们留时间多谈两句。
聪明人不是一个啊,巧了,大家都是这种想法,就这么堵在这。
堵在这大家也不是没有收获,以往哪能凑这么多人,正好大家互相交流交流,顺带着等到自己。
最后还是天气逐渐变晚,李稻花看着家里的表,到了要吃饭的时间,直接开门送客。
“家里没那么多地方留你们吃饭,就不耽误你们吃饭了,人是铁,饭是钢,不管怎么样,都得吃饭啊。”
一段话,恨不得直接就说吃饭吃饭。
再怎么迟钝的人,也能听出来李稻花赶客的意思,纷纷告辞,说要回家吃饭。
话虽这么说,可是也都提防着其他人,都担心自己早走那么一步,错过什么好处。
比如说同意参加演讲会啦,比如说同意带徒弟啦,同意介绍阿美莉卡的运营商啦……
总之,这会儿的李稻花手里头漏出来一点,都够很多人吃喝的。
本来嘈杂的房子很快鸦雀无声,大家开始无用的看眼色活动,眼珠子都格外灵活。
大抵就是,你走不走?
我不走,你先走。
你先走,我后面跟上。
这种看眼色,看的李稻花眼睛头,干脆自己站起来:“你们要是不饿,还能在我家里站会儿,我要去吃饭了,年轻人,经不住饿。”
别说,要是李稻花不说,他们还真想不起来吃饭,这还吃什么饭啊,有些人心里想着,要是他们获奖了,连着三天不吃饭都不成问题,就是这么提气。
李稻花早就看到欧阳远进来了,挤进来的,越是往里,给他面子的就越少。
你是李稻花老公没错,可你也不是李稻花本人啊,面子给,让位置,不好意思,我挤不出来。
欧阳远就这么被挤到小角落里,这会儿听到李稻花要吃饭,直接发动蛮力,野蛮冲撞,冲到李稻花身边,拉着李稻花,两人又野蛮冲撞,冲到外面。
他之前被挤在角落里,完全是顾及到李稻花,不想跟这些人多计较。
再怎么说,他开大车这么几年,开大车也是个力气活,大车的车把可不是那么容易打的。
有时候忙,还要帮着装货卸货,也就是近一年,公司开起来,他才慢慢转移到幕后来。
“麻烦大家让一让,我们去吃饭去!”
他的车在胡同口进不来,两人就这么,一路在稻花老师的呼喊声中,坐上车,扬长而去。
李三柱他们早就在发了一遍葡萄之后,就躲到另一个家去了。
他们只知道,闺女又获奖了,还挺厉害,多厉害,他们也没有概念。
李稻花之前也获过奖,那阵仗也没这个大啊,刚刚他们还看到有外国人呢。
他们走了之后,就有人大声喊着,让大家回去,稻花老师不在家。
“停车,我下去。”
欧阳远听话的停车,看着李稻花进了公安局,过了一会儿才回来
,让他继续开车去吃饭。
路上,欧阳远问她刚刚去干嘛了。
大部分人没事都不会进公安局,那也不是没事瞎溜达的地方。
“我去跟公安局说咱们家那块有大量人群聚集,让他们去管管,这归他们管吧。”
不管在哪个国家,有大量人群聚集,就要有管理人员,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各种意外。
人群聚集在一起,哪怕本来没什么事,只要有一个人出问题,很快就会变成群体性大事件。
欧阳远还真没办法反驳,只能祈祷那些人能平安回家,堵成那样,出来恐怕也不容易。
他猜的没错,李稻花他们走了之后,大家确实准备回家,改天再来采访。
今天失算,大家前后脚得到消息,也就是前后脚的时间来这里,确实会对李稻花同志造成困扰。
他们也不是故意的,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别的什么奖,这不仅代表着李稻花被国际认可,也代表着国家文化被国际认可。
这可是大事情,也是能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形象的机会,能够趁着这次机会,向世界展示国家。
让所有人知道,我们真的站起来了,哪怕是经历过磨难,也能在磨难中新生。
正是因为这样,大家才控制不住心里的喜悦,一窝蜂的过来。
这会儿要回家,后队变前队,之前能挤进来李稻花家有多高兴,这会儿就有多郁闷。
等半天,前面的队伍一动不动,就算是催着他们走,他们也有话说,就说前面没动,他们往哪去。
这么多人,大部分骑自行车,小部分开小汽车,这会儿吵的,街坊四邻都端着碗看热闹。
有人车找不到了,有人车上莫名其妙多了一把锁打不开,有人车链子掉了,有人车胎来的路上扎了……
哪怕是小汽车,也要等周围的自行车走起来,他们才能启动。
再加上自行车小还灵活,启动和刹车都灵活,坐在小汽车上,身边的自行车都能轻松超车。
这样的路况,直到警察到来,才逐渐缓解,警察和交警共同努力,维持治安,指挥交通。
车暂时走不了的,那就连人带车一起放到路边,不能挡到路,让其他人先走。
胡同里有一家是自行车厂的员工,下班回来,饭也不吃了,直接支个摊位,现场给大家修车。
家里没人会修车的,这会儿看着人家挣钱,羡慕的不行,就想着,自己能不能趁机做点什么。
“那你不会修车没办法,这活你做不了。”
“脑子怎么这么死呢,住在李稻花家旁边,就没让你脑子灵活点。
这么多人,就是卖茶水,那一天都挣多少钱呢。”
要不怎么说脑子跟脑子不一样呢。
李稻花吃完饭没回家,那个家是回不去了,那个家,很多人都知道她住在那,现在这么多人又去过,回去一宣传,人更多。
她跟李三柱他们一起住在李柱子家附近的那个四合院里,这里没什么人知道。
欧阳远吃完饭回家了,他们出来的时候,家里人多,也就没锁门,他至少要回去把门锁上,别让人给偷了。
吃完饭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昏黄的路灯下,欧阳远开车回家,刚拐进胡同,就看到有人在外面。
这是修自行车的人,就他一个人修车,确实有些吃力。
不过这是最后一个人,他车上多了把锁,也不知道是哪个倒霉蛋锁错了锁他车上,这会儿正在暴力破锁。
第94章 故居“哎,欧阳,稻花老师怎么没……
“哎,欧阳,稻花老师怎么没一起回来啊?”
破锁的时候,邻居看到欧阳远回来,热情的打招呼。
“稻花去亲戚家住去了,怕明天人太多。”说着,欧阳远准备回去简单看看再锁门。
自行车车主听到欧阳远这话,装作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样子,把头转向其他地方,心里暗暗着急,这破锁怎么还没打开。
而且,听到稻花老师不止今天不回家,明天看起来也不回家。
话虽这么说,第二天,他还是老老实实来,李稻花家门口果不其然还是聚集了一群人。
这次更是声势浩大,比昨天人还要多,除了之前来的人,周边还多了很多小商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没有工作的普通人都开始做起小买卖。
买卖都不大,却也够养家糊口,甚至还有大学生放假期间试着摆地摊。
这些生意,本来就流动性极强,哪里能挣钱就去哪里,经常会为了一个好摊位争执。
昨天报纸和电视上都公布了李稻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事情。
消息彻底扩散开来,再加上昨天的拥堵事件,有些人立刻察觉到,这是个好的摆摊地方。
这么多人,就算是卖茶水都能挣钱,包子馒头什么的,这些人应该也不差钱。
双车道的胡同,瞬间拥堵的只剩下单车道,人挤的更厉害。
交警和公安,只能在这里安置更多人,也是苦不堪言。
欧阳远远远看完,就偷偷回去跟李稻花说,李稻花叹口气,噼里啪啦打电话,就让欧阳远这两天别出门,开车带她出去。
她打的那几个电话,有学校的,也有报社的,躲是躲不过的,只能尽快参加演讲会,才能平息热度。
北平日报报道的是李稻花,北平人,1979年发表第一篇短篇,《一个农村妇女的自白书》,优秀作品巴拉巴拉。
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国内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获奖作品《时间围城》,讲述了……
豫省日报报道的则是李稻花,豫省人,巴拉巴拉。
其他省份牙都要咬碎了,北平和豫省这么写,人家写的也没错,他们可写不了。
当然,这些正常的报纸中,出现了一名现眼包,秦省日报的标题是这么写的。
李稻花,秦省隔壁的豫省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标题比较大,秦省人三个字写的更大,隔壁的豫省夹在中间小小的,一眼望过去,看着就像是李稻花,秦省人。
不少秦省人买完,直骂报社,这不是骗人嘛,不过看在稻花老师获奖了,就先留着,下次再骂。
有这么一个现眼包之后,其他省份的报社恍然大悟,嗨呀,他们还是太老实。
大家都希望国内能有作家获得诺奖,等到真的有作家获得了,大家又希望获奖作家能是自己省份的,甚至是自己身边的,这样也与有荣焉。
豫省李家庄,作为李稻花的出生地,他们村子很快也获得了关注。
北平太远,李家庄对豫省人民来说却很近。
公社书记张青山最近很高兴,他们公社,哦,现在叫镇,经过李稻花指点之后,开始做雪地靴。
销路也很好,大家也都挣到了钱,镇上变得越来越好,有了税收,也就有钱搞各种基础建设。
以前全镇都没柏油路,今年终于存钱修了一条路,交通运输更方便。
在看到新闻联播上说李稻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介绍了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影响力有多大……
激动的他直拍大腿,这比他们镇挣钱还要提气,第二天,推了很多工作,直接就去李家庄。
村民们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村里也有几家买了电视机,每天的新闻联播也看。
看到李稻花上了电视,就是感慨,李三柱算是值了,虽然没儿子,但是人家这一个闺女顶他们多少个儿子。
“可惜了,他要是有儿子,这一辈子算是圆满了。”有人这样感慨。
在他们看来,闺女再厉害,那也不能传宗接代。
张青山来李家庄之前就打电话给李三柱了,当初,
李三柱还是经常跟着他出去开会,两人的关系也好。
李三柱离开李家庄的时候,还告诉张青山李稻花家的电话号码,让他有空常联系。
不过他没怎么打过,两个老爷们打电话,在电话里磨磨唧唧的,像什么样子。
他们两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打个电话,确认对方的身体还好,再简单说说自己的近况,总之,双方的生活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次打电话,是想问问李三柱,他家的房子能不能租给镇里。
“租房子?租我家房子干什么?”他家房子挺不怎么样的,很早以前的房子。
李稻花发达之后,他们很快就到北平住了,家里的房子也没修缮。
村里人有钱之后,都开始修自己家的房子,他们上次回去的时候,已经有漂亮的红砖房了。
相比之下,衬得他家的房子更加破破烂烂,要是租房子,租好房子明显更好。
“你家出了个稻花老师,这里以后可就是名人故居,肯定会有人想来这里看看,看看稻花老师住过的地方。”
李三柱楞住,这么疯狂吗?
什么故居,那不都是景点,现在他家也能算是景点了?
“收不收门票啊?”李三柱在北平这段时间,长见识不少,知道有些景点是要收费的,这些费用,有一部分会用来维护景点。
“收什么门票啊,你家就这么大点,你疯了?”
李三柱嘿嘿一笑,他家确实破破烂烂的,他要是去玩,听说这地方收门票,他也不去,不收钱还能去看看。
“不收钱,你们租房子,怎么挣钱?”总不能是纯送钱吧,镇上现在这么富裕?
“这你就别管了,反正你也不怎么回家,租给镇里呗,房租你还能当私房钱。”
李三柱瞬间心动,立刻同意把房子租出去,租金一年一付。
张青山的想法很简单,把李稻花家保护修缮好,带动周围经济。
确定好出租,张青山来到村里,按照李三柱说的,找到他寄放在亲戚家的钥匙。
他家的钥匙有三把,两把他们带走,一把寄放在亲戚家,就是防止他们回来忘带钥匙回不去家。
房子里还有很多生活物品,他们离开的比较匆忙,再加上李稻花他们在北平什么都有,不用他们带很多东西。
路远,带东西多也不方便。
所以很多东西就都留在家里没有带走,这还方便了张青山,只需要简单收拾收拾,直接就能开门营业。
他想的很正确,没多久,就有年轻人来李家庄,几乎不用打听,跟着路边就能到李稻花家。
看着跟普通人家没有什么区别的李稻花家,他们也感慨,稻花老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
难道,是苦难造就的她?
李家庄比较偏僻,很多人来这里之后,不能当天返回,就要借宿,也要吃饭,这些都要花钱。
来都来了,很多人多停留的这一天选择在李家庄转悠。
张青山在李稻花家里留了人,防止有人偷拿这里的东西。
这个李三柱特地叮嘱了,他们在北平的家就丢东西了,丢的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
他种的菜啦,家里的针头线脑啦,家里的树都要被薅秃了,都是打着沾沾灵气的旗号。
这些东西不值钱,也没必要去找是谁拿走的,再说,沾沾灵气这事,李三柱也能理解。
推己及人,如果他家附近有这么个大作家,他指定也要带着李稻花去沾沾灵气,不止是李稻花,以后要是有孙子孙女,也要带去。
这样的情况下,他老家肯定也要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
他们在北平的地方大,而且一天之后,就把家门锁上,别人进不去。
老家如果放开让人参观,沾灵气,恐怕能把他家沾光。
可是张青山留的人是留在房子里,不仅负责看守,同时也负责简单的答疑解惑。
这些人在转悠的时候,就发现,李稻花家后面没人管,也没人能看到。
房屋上面的麦秆在风中微微抖动,揪一根,拿回去当做自己的书签,也很有意义。
第一个人揪,当做自己的书签,就会有第二个,等到张青山他们发现的时候,那块都已经缺了个大口子。
他们只能找人重新用麦秆和黄泥糊上,可不能让他们这么开放着开放着,把人家给开放没了。
糊好,他们还特地在房子后面扎个牌子,上面写着,房顶是后来重新修补的,修补的时候李稻花已经搬家到北平,所以这上面的麦秆没有灵气,拿走也没有意义。
可是不管用,不管他们修补多少次,总是有人要过来用麦秆做书签,甚至很多人都以自己有一根李稻花故居的麦秆书签为荣。
张青山他们干脆就直接用黄泥和很多的麦秆,既然大家喜欢用麦秆做书签,阻止也阻止不了,干脆多弄点,省得三番五次的来补。
别说,这次有点用了,麦秆多了,大家薅起来没这么快。
第95章 背叛者用麦秆做书签的文化,很快……
用麦秆做书签的文化,很快从豫省传了出来。
豫省文青用李稻花家的麦秆做书签,别的地方不方便去怎么办呢,没关系,同款麦秆,你值得拥有。
麦秆用的是黄色麦秆,是麦子成熟之后才能有的。
现在是十月份,早就过了麦秆大量出现的时间,没关系,老乡们家里有的是。
“咱们也做,咱们还能编的好看点。”
秦省和豫省的几个小山村,在看到这个消息之后,兴奋异常。
他们村子里一直都有麦秆画的传承,只是这麦秆画很多都是自娱自乐,很难卖出去。
想要做的好看,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炼,只要是艺术,大都讲究一个日积月累。
现在好了,有人想买麦秆做书签,这不就是撞他们怀里了,以他们的实力,绝对是最好的。
一根普通的麦秆有什么,他们直接做成名字,就稻花,做熟练之后,速度更快,全村老少齐上阵。
这样的风口不多,必须趁着这次赶紧挣钱,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李稻花则是参加演讲会,不止是北平,还有其他地方,北平是第一站。
在此之前,李稻花参加过交流会,所以北平的学生和文艺工作者对她并不陌生,也都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演讲正式开始之前,李稻花都不敢出现在外面,就怕出现了连演讲现场都进不去。
她是在北平大学演讲的,但是今天的北平大学,不止有北平大学的学生,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过来蹭课。
人山人海的,她都差点吓退回去。
其实其他学校也有演讲会,都会有的,只是时间不同,没必要这样。
但是大家的热情挡不住啊,李稻花现在已经不是普通人了,现在是全民偶像了都,为国争光啊这是。
“我看啊,回头你去给我买点润肺利嗓的东西吧,我迟早得用上。”
李稻花喝口水,英勇无畏的上台。
乌泱泱的人群,一眼看不到边,全都是黑压压的人头。
李稻花坐在前面的演讲台前,先是发表一句话获奖感言:“意料之外的获奖,感谢我自己。”
没毛病,自己凭实力写的小说,包括之前的海外运营,她也是出力了的。
台下的记者,手快速划拉,还得是稻花老师,说出来的话,永远自带流量,让人欲罢不能,真想试试看,稻花老师来当新闻编辑是什么样的。
他们得庆幸李稻花79年的时候,在从业选择上,一点小小的偏离,选择的是作家,而不是编辑。
她要是真选择通过发表文章走上编辑的道路,每天在报社里琢磨怎么提高报社销量。
那真完了,营销号时代将会提前到来。
接着不说废话
,李稻花讲了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都是很简短的,因为之后肯定会有很多提问。
自己说的少一些,才方便应对接下来的提问,同样也让自己的喉咙尽量歇歇,这段时间要上强度了。
想要提问的人有很多,但是时间有限,只能挑选几个人的问题回答。
上场之前,负责人也给李稻花提过建议,让她在选择提问者的时候,尽可能提问学生,留下一两个名额给校外人士就行,这不是他们的专场。
李稻花也这么做了,因为人太多,太杂,她只能选择有特点的举手同学。
比如说衣服颜色格外亮眼啦,比如说发箍很特殊啦……
这样说的时候有针对性,直接就能对号入座,省的在指的是谁的问题上浪费时间。
“稻花老师,恭喜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您是我们的骄傲,您的每一部小说我都读过,我的梦想就是成为您这样的优秀作家!”
“我相信你,你也可以更优秀。”
受到李稻花鼓励之后,女生激动地坐下,跟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被李稻花点名点到的时候,她还有些难以置信,这也算是中大奖了。
“稻花老师!我想跟您合个影!”这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能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合影,也是他摄影生涯中值得记录的时刻。
合影的时候,看到男生手里还拿着她的书,李稻花主动接过来,跟男生共同拿着书,显得不那么生分。
下一个是记者,记者显然是抱着任务来的,站起来就提问:“请问稻花老师,这次获奖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又获奖了。”这真是,听君一席话,听君一席话。
记者愣在原地,这算什么回答,他要是回去这么写,主编会不会锤他。
“那您接下来有什么新的想法呢?”
李稻花发现,这记者怎么净问些废话呢,她接下来的想法当然是继续写小说挣钱,难不成意得志满,从此封笔?
“写新小说,我要写到我死!”她真不夸张。
没继续给记者提问的机会,下一个还是学生,这个学生开口就是质疑:“稻花老师,您上次的交流会我听过,我记得您说过,您认为自己是无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因为您不符合评选标准。
您说,诺贝尔文学奖只颁发给西方认为的自己人,东方人,尤其是我们国家,想要获得,就要诋毁自己的国家和同胞。
现在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是不是意味着,您在《时间围城》里,诋毁了国家和同胞,那您就是叛徒。
或者,诺贝尔文学奖并不像您说的那样不公正,它是真正公正的文学奖项,那您需要对此前的污蔑道歉。”
这个学生说的很激动,仿佛李稻花要是不回答,或者是回答的不好,他就要上来跟李稻花拼命,就要据理力争,成为捍卫诺贝尔文学奖的正义人士。
李稻花其实在获奖的时候就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有人提出来的,她也做好了准备。
“很高兴大家还记得我以前说过的话,恰好,我记性不算差,也记得。
我还是那个观点,这次获奖,意料之外,但是等我了解到阿美莉卡的情况之后,也只能说是情理之中。”
看到那个同学要开始激动,身边人拦着他,防止他在这么重大的场合闹出什么事来。
李稻花摆摆手,示意他先坐下,继续听她讲。
“我这里有几本其他版本的《时间围城》,包括阿美莉卡版本的,阿三版本的,呆英版本,倭国,苏格勒……”
说着,李稻花把这些版本全部翻开,翻到第一页。
“国内发行的是我的原始稿件,没有经过中译中,是最符合我真实想法的版本,相信看过这本小说的同学都知道,甲国,代表的是最好的国家。
最好的国家,给出的最优秀的答案,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只要看过这本小说就知道,我并没有贬低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想法,所以他的第一个猜测不成立。
接着是第二个,这些版本,相信在场大多数人都没看过,我买过来,是为了向大家证明,我接下来说的话,是有凭有据的。”
李稻花把书展示给前面几排的人看,只看第一页,只看被她标注重点的地方。
“后面的同学看不到没关系,前面的人都是你们的同学,不相信我,还不相信这么多同学吗?
我想问一下前面的同学,这些版本里的甲国,他们的翻译都是什么?”
话筒给前面的同学,一连好几个同学,他们的回答都差不多。
甲国并没有如实翻译,而是用英文字母翻译,不仅如此,每个国家的版本,用的英文字母还都不一样。
有的是A,有的是S,有的是I……
“我之前说过甲国的含义,那么按照正常的翻译,这个甲国,应该被翻译成第一,乙国应该是第二,用字母ABCD的顺序来替代也可以。
但是很显然,这些国家选择用自己国家的首字母来替代了甲国,从而达到文化宣传的手段,暗示最优秀的国家是他们自己。
这点,各国的报纸上也能看到,同学们如果还有疑问,之后可以去查看。
正因如此,《时间围城》才会意外获奖,因为这部作品,是符合他们文化宣传理念的。”
这么充分的证据,大多数人还真是无话可说,甚至开始反思,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诺贝尔文学奖对国家来说,是否重要。